新闻中心

“杀猪盘“惊现东南亚 富豪女性成围猎目标 主犯获刑背后暗藏人性陷阱

2025-03-10 13:42:35






"亲爱的,我在迪拜有个石油项目…"当上海女企业家林薇收到这条私信时,她不会想到自己正踏入涉案金额超1.7亿元的跨国诈骗陷阱。近日,由最高法公布的跨境电诈典型案例引发社会震动,一个盘踞柬埔寨的犯罪集团通过精准围猎高净值女性,两年间诈骗金额竟超北京SKP商场单日销售额。

该集团构建的"杀猪盘3.0"模式令人咋舌:30人团队分为"选猪组""养猪组""杀猪组",利用非法获取的征信数据筛选资产500万以上女性。诈骗剧本精细到每日聊天时长、情感推进节点,甚至专门研究《女性心理学》设计话术。主犯王某通过租用境外服务器架设虚假投资平台,用P过的迪拜豪车、游艇照片营造富豪人设,单笔最高诈骗金额达890万元。

更令人心惊的是犯罪链条的产业化——技术人员月薪5万负责修改赌博网站代码,洗钱组通过虚拟货币转移赃款,就连话务员都要接受《华尔街之狼》话术培训。这种将心理学、大数据与金融工具结合的精密犯罪,已让全国23个省市132名女性受害,其中不乏上市公司高管。

“杀猪盘“惊现东南亚 富豪女性成围猎目标 主犯获刑背后暗藏人性陷阱

随着主犯王某被判处无期徒刑,案件背后暴露的深层危机更值得警惕。近年东南亚地区已形成电信诈骗、网络赌博、洗钱等黑色产业链,仅2023年上半年我国就从柬埔寨押解回217名电诈嫌疑人。这些犯罪集团利用当地宽松的移民政策,以高薪招聘诱骗年轻人参与犯罪,形成"骗中骗"的恶性循环。

当我们为正义审判鼓掌时,更需要思考:在AI换脸、深度伪造技术泛滥的今天,该如何防范披着情感外衣的精准诈骗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:您认为打击跨国电信诈骗,是需要技术防御升级,还是人性弱点认知重建?遭遇完美人设的"灵魂伴侣"时,我们该如何守住理性与情感的边界?